1. 口腔溃疡:
症状:口腔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,疼痛明显,影响进食。
做法:取新鲜白萝卜1个,洗净后榨汁约50毫升,每次用汁含漱30秒后吐出,每日3~4次。白萝卜性凉,能清热生津,帮助缓解溃疡炎症。
2. 便秘(习惯性):
症状:排便次数减少,粪便干硬,排便费力。
做法:取新鲜红薯叶200克,洗净后放入锅中,加水没过叶片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,取汁放温后饮用,每日1次。红薯叶富含膳食纤维,能促进肠道蠕动。
3. 咽喉肿痛(风热):
症状:喉咙干痛,吞咽时加重,伴有轻微咳嗽、口干。
做法:雪梨1个(去核切块),川贝5克(研末),冰糖适量,一同放入碗中加少量水,上锅蒸20分钟,吃梨饮汁,每日1次。雪梨润肺,川贝清热,搭配起来能缓解咽喉不适。
4. 关节酸痛(风寒):
症状:关节隐隐作痛,遇冷加重,活动时略有僵硬感。
做法:取干艾草30克,放入锅中加2000毫升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,滤出药液倒入盆中,待温度适宜时(约40℃)泡脚或泡关节,每次20分钟,每日1次。艾草能驱寒除湿,疏通经络。
5. 消化不良(腹胀):
症状:饭后肚子发胀,嗳气多,食欲不振。
做法:山楂干15克,炒麦芽10克,加水500毫升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,去渣取汁,放温后饮用,每日1次。山楂和麦芽都能促进消化,化解胃中积滞。
6. 脚气(脚臭、脱皮):
症状:脚部出汗多、有异味,脚趾间脱皮或发痒。
做法:取白醋100毫升,倒入盆中加温水至能没过脚踝,搅拌均匀后泡脚20分钟,泡完后自然晾干,每日1次。白醋能抑制真菌,减少异味和脱皮。
7. 鼻出血(燥热):
症状:鼻腔干燥,突然出血,血色鲜红。
做法:取新鲜藕节5个(莲藕连接的部分),洗净后切碎,加水500毫升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,取汁放温后饮用,每日1次。藕节有凉血止血的作用,能缓解燥热引起的鼻出血。
8. 眼睛干涩(视疲劳):
症状:长时间看屏幕后眼睛干涩、酸胀,视物模糊。
做法:枸杞15克,杭白菊10克,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,焖5分钟后饮用,可反复冲泡至味淡。枸杞养肝,菊花明目,搭配饮用能缓解眼部疲劳。
9. 偏头痛(风寒):
症状:头部一侧疼痛,遇冷风加重,可能伴有怕风。
做法:取生姜1块(约30克),切成薄片,敷在疼痛的太阳穴处,用胶布固定,每次敷15~20分钟,每日1~2次。生姜性温,能驱寒止痛,缓解风寒引起的头痛。
10. 轻度烫伤:
症状:皮肤接触高温后出现红肿、疼痛,无水泡或小水泡。
做法:取新鲜蒲公英叶50克,洗净后捣烂成泥,敷在烫伤处,用干净纱布覆盖固定,每日换1次。蒲公英有清热解毒、消炎的作用,能减轻烫伤后的炎症和疼痛。
11. 蚊虫叮咬:
症状:被叮咬处红肿、发痒,忍不住想抓挠。
做法:取新鲜薄荷叶5~10片,洗净后用手揉出汁液,直接涂抹在叮咬处,每日3~4次。薄荷含薄荷脑,能清凉止痒,缓解红肿。
12. 口臭:
症状:口腔内有异味,刷牙后仍不缓解,可能伴有口干、舌苔厚。
做法:取芦根30克,加水500毫升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,去渣取汁放温,分2次饮用,每日1剂。芦根能清热生津,减少口腔内的湿热,缓解口臭。
13. 脱发(斑秃):
症状:头皮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,边界清晰。
做法:取新鲜生姜1块,切成薄片,轻轻擦拭脱发处,每次擦至头皮微热,每日2~3次。生姜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帮助毛囊恢复活力。
14. 手脚冰凉(气血不足):
症状:常年手脚温度偏低,尤其冬季明显,伴有怕冷、乏力。
做法:桂圆15克(去壳),红枣10颗(去核),加水500毫升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,加少许红糖调味,吃果肉饮汤,每日1次。桂圆和红枣能补气血,改善末梢循环。
15. 荨麻疹(风寒):
症状:皮肤出现风团,遇冷后加重,瘙痒明显。
做法:取干艾叶50克,加水3000毫升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,滤出药液放温,倒入澡盆中泡澡15分钟,每日1次。艾叶能祛风散寒、止痒,缓解风寒引起的荨麻疹。
16. 耳鸣(肾虚):
症状:耳内有嗡嗡声,夜间明显,可能伴有腰膝酸软。
做法:黑芝麻30克,核桃20克,一同放入锅中炒香,放凉后研成细末,每次取10克用温水冲服,每日2次。黑芝麻和核桃能补肾益精,滋养耳部。
17. 牙痛(风火):
症状:牙龈红肿,牙齿疼痛,遇热加重,可能伴有口臭。
做法:取花椒10克,加水200毫升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5分钟,放温后用汁液含漱(不要咽下),每次含30秒后吐出,每日4~5次。花椒能麻痹神经,暂时缓解风火牙痛。
18. 胃酸过多:
症状:饭后胃里反酸、烧心,有时伴有胃痛。
做法:取生花生(带红皮)30克,洗净后慢慢咀嚼咽下,每日3次,最好在饭前1小时吃。生花生能中和胃酸,保护胃黏膜。
19. 落枕:
症状:晨起后颈部疼痛,转动困难,多因睡姿不当引起。
做法:取韭菜根50克,洗净后切碎,加水300毫升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,滤出药液,用毛巾蘸取药液热敷颈部疼痛处,每次15分钟,每日2次。韭菜根能舒筋活络,缓解颈部肌肉紧张。
20. 小儿积食:
症状:孩子食欲不振,肚子胀,手心脚心发热,睡眠不安。
做法:取鸡内金10克(鸡胃内壁的黄色薄膜),洗净后晒干,用小火炒至微黄,研成细末,每次取1克,用温水冲调后给孩子服用,每日2次。鸡内金能消食化积,适合儿童娇嫩脾胃。
21、腹泻:
切好的苹果放入锅内,加水,以刚好没过苹果为宜,加入老冰糖适量,大火烧开,文火炖制10~15分钟。一般喝上2~3天就好。
22、长针眼:
金银花,每天取30克左右用水煎煮,去渣,将毛巾在金银花水中浸泡,浸湿后敷在患处,敷一会儿把水挤出再浸泡,再敷,如此反复,每天坚持做一两次,对于针眼初期患者尤其有效。
23、颈椎受寒疼痛:
用热水袋灌1/2满开水(温度大概为80~90°),裹上两层毛巾,枕着睡觉,以感到温热不烫为宜。
24、盗汗:
乌梅9个,去核大枣3个,加水煮15分钟,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,每天代茶饮。一般喝3天,盗汗的症状就会明显缓解。
25、痔疮:
取花椒100克、水2000毫升,浸泡约半个小时,先用武火(较猛的火)煮沸,然后再用文火(较小的火)继续煮15~20分钟左右。然后利用花椒药液的热气熏蒸患处,待汤药至40多度的时候再进行坐浴治疗,每天1~2次就行。注意别烫伤。
26、风热感冒:
将西瓜去皮、籽,挤出汁,番茄剥皮,挤汁,二汁合并,即可饮用。
27、睡不好:
大枣20克(去核),柏子仁10克,小米100克。一同放入砂锅,煮至米粥黏稠状即可。
28、腰肌劳损外敷方:
将食盐炒热后用布包起来,每晚睡前敷在患处,每次30分钟。
内服方:黄豆150克,米酒300毫升,将黄豆炒热,倒入米酒,加少许水煮成一碗汁液,一次喝完。每天1次,一周左右就有明显效果。
29、咳嗽风寒咳嗽
白萝卜生姜蜂蜜汁
症状:咳嗽声重、咽痒、吐稀痰,伴有头痛、鼻塞、流清涕、怕冷及发烧等。
做法:白萝卜去皮切丁(大小如黄豆),将切好的萝卜粒倒入蜂蜜中,再加入姜汁。过两个小时,以温水稀释服用。
30、胃酸胃胀:
胃酸、胃胀、胃痛发作的人
早上空腹吃几片醋泡姜效果不错,把新鲜的生姜切成片找个小瓶子用醋把它泡上,每天早上空腹的时候吃两三片就可以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国内最靠谱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