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盛夏,一封泛黄的信在网络上掀起巨浪。
信纸边角磨损,墨迹却依旧清晰,落款是“释行正”,距离这位少林寺方丈圆寂,仅剩两个月。
信中直指弟子释永信 “野心难驯,不堪接班”,甚至罗列其“偷法卷、冒方丈名”等罪状,恳请佛教协会将其开除僧籍。
彼时,释永信已是执掌少林十余年的方丈,头顶“少林文化传播者”的光环。
这封迟到近三十年的绝笔,像一把钥匙,撬开了一段被尘封的往事。
人们不禁追问,这位被师父临终前痛斥的弟子,究竟如何一步步站上少林之巅, 而释行正以生命写下的警示,又为何没能拦住他呢?
少林寺
从“贴心弟子”到“心腹大患”
展开剩余90%1981年的少林寺,断壁残垣间还留着战乱的印记。
16岁的释永信背着行囊站在山门前时,没人想到这个少年会搅动少林百年风云。
他拜在释行正门下,彼时老方丈因眼疾几近失明,常年需人搀扶,刘应成嘴甜手勤,端药送水从无懈怠,很快成了师父身边最得力的人。
那些年,释行正正为“僧人管寺”四处奔走。
自清末起,少林寺管理权几经易手,甚至一度被当地林场代管。
这位从军阀混战中护着佛经文物一路走来的老方丈,最大的心愿是让僧人重新执掌祖庭。
释行正
他带着刘应成一次次上京,寒冬里挤绿皮火车,酷暑中蹲在机关门口等消息。
刘应成总是背着一个帆布包,里面装着师父的药和干粮,累了就给师父揉腿,渴了就跑老远找热水。
1985年,好消息传来,少林寺终于收回部分门票经营权,那天释行正摸着门票上的少林山门,对着弟子感叹,总算对祖宗有个交代了。
他没注意到,身边的刘应成盯着门票上的数字, 眼神里闪过一丝异样的光。
裂痕是从何时开始的?或许是1986年释行正到洛阳看病时。
寺里传来消息,说释永信在库房里翻找什么,还对师弟们说师父不在,寺里事我说了算。
释永信
释行正匆匆赶回,发现祖传的《少林宗法卷》不见了,那是历代方丈传承的凭证。
追问之下,释永信支吾了两天才交出,说 想多学学祖训。
更让老方丈心寒的是半年后,黑龙江一家报社记者来访,释永信竟以“少林寺主持”之名接受采访。
稿件登出时,标题赫然写着《二十二岁的少林掌舵人》。
释行正拿着报纸,手指抖得厉害,他第一次对这个朝夕相处的弟子生出陌生感。
这双手曾为他端过无数次药碗,如今却在悄悄伸向他守护了一辈子的位置。
释永信
绝笔书里的真相:老方丈最后的抗争
1987年春天,释行正的身体已如风中残烛。
他躺在禅房里,听着窗外释永信指挥弟子修缮殿堂的声音,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。
这段时间,寺里流言四起。
有人说,释永信拿着寺院的钱去广州买了“新奇玩意儿”。
也有人说,他背着师父给官员送礼,甚至有老僧偷偷告诉方丈,释永信在流通处拿了不少香火钱,账目上却查不到。
五月初的一个深夜,释行正让贴身弟子找来纸笔,他看不清字迹,只能凭着感觉写,每一笔都像耗尽了全身力气。
绝笔信
信里没说客套话,一条条列着释永信的不是, 趁进京看病撬抽屉拿钱、出差报假单据、多领差旅费、对外称“二当家”、私自安排寺内人事”等。
最后,他写下那句最狠的话, 此子野心太大,若让其接班,少林必毁于其手,恳请协会将其开除僧籍。
信写完的第二天,释行正把它交给了少林寺名誉方丈德禅。
德禅看着信,想起自己年轻时和释行正一起护寺的日子,红了眼眶。
没过多久,德禅召集寺内执事,当众宣读了信的内容,最终决定,依行正方丈遗愿,释永信迁单,逐出少林。
可这道命令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只泛起一点涟漪。
有人说释永信早已买通了当地宗教部门的人,有人说他手里握着少林门票分成的账本,没人敢真的动他。
释行正圆寂那天,释永信跪在灵前哭了很久, 只是没人知道,他的眼泪里藏着多少算计。
释永信
12年蛰伏
释行正的葬礼刚过,释永信就搬离了僧人宿舍。
但奇怪的是,他没离开少林寺,而是住进了山门外的一间小旅馆。
弟子们发现,他每天早上仍会准时来寺里,帮着打扫、记账,见了谁都客客气气,仿佛之前的风波从未发生。
转机出现在1988年,中国佛教协会对“迁单”一事的回复传到少林, 僧团内部事务,应依寺规合议,不宜由个人决断。
这句话成了释永信的“护身符”。
他抓住机会,主动找到新成立的少林寺管委会,表示自己愿戴罪立功。
那时少林刚有门票收入,急需懂算账、会打交道的人,由于释永信早年陪释行正跑过关系,便成了不二人选。
释永信
接下来的几年,释永信像变了个人。
他不再提“当家”,而是一门心思搞发展。
1990年,他牵头成立少林武术队,带着弟子去各地表演,甚至上了央视春晚。
后来,他注册“少林寺”商标,把素饼、禅茶做成商品,还说服当地政府,将少林景区管理权交给寺院成立的公司。
1999年,释永信正式被推举为少林寺方丈。
就职那天,他穿着崭新的袈裟,对着释行正的牌位三鞠躬。
台下掌声雷动,却没人想起12年前那封被锁在抽屉里的绝笔信。
而当上方丈的释永信,也是彻底撕下了伪装。
释永信
初心被欲望吞噬
他给少林寺装上了电梯,在山门外建了“少林欢喜地”商场。
里面卖的佛珠动辄上千,开光仪式明码标价,祈福牌1999元,佛像开光9999元。
有香客想烧支普通香,却被僧人引导到“高价香区”,耳边到处都是“心诚就得舍得花钱”的言语。
释永信的生活也越来越“世俗”。
有记者拍到他坐着奔驰轿车出入酒店,手腕上戴着价值不菲的名表。
他解释说,是为了方便和外界打交道。
可寺里的老照片里,释行正一辈子只穿打补丁的僧袍,出门最远坐过拖拉机。
释永信
更让人咋舌的是2015年释正义的举报。
除了那封绝笔信, 举报材料里还有一张出生证明,显示释永信与一名女子育有一女。
尽管当时被压了下去,但随着2025年反腐调查深入,更多细节浮出水面。
他挪用寺院资金在海外购置房产,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,甚至为了掩盖私生子,谎称自己“早年绝育”。
这些事,像一把把重锤,砸在“少林清净地”的牌匾上。
人们这才明白,释行正当年在绝笔信里写的“野心太大”,不是多虑。
结语
释行正的绝笔信,藏着一位老僧对祖庭最后的守护,尽管它迟到了三十年,却终究没有缺席。
这封信告诉我们, 真正的佛门清净,从不是远离红尘,而是在红尘中守住本心,真正的传承,靠的不是权力交接,而是对戒律的敬畏、对初心的坚守。
少林的故事还在继续,那些被欲望遮蔽的岁月,终将成为历史。
而释行正用一生践行的“行得正、坐得端”,或许才是这座千年古刹最该传承的“法卷”。
毕竟,能让少林屹立千年的,从来不是香火的多少,而是一代代僧人心中的那片净土。
发布于:安徽省国内最靠谱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